top of page

《用一百種方式喜歡生態》--生態調酒

  • Writer: emo45126
    emo45126
  • Mar 31
  • 4 min read

『我們如何讓『永續』成為一種人人可參與的樂趣?』

不仿想想我們時常在聚會時、慶祝時會飲用的調酒,是否可以讓喝酒這件事情不單單是娛樂甚至變得更有意義了

在現今的社會中,在追求高品質料理的時候,好像跟「浪費」脫不了關係,一塊肉,在高檔餐廳中能使用的部分或許是這塊的1/10,但剩下的9/10呢?有多少是真的無法食(使)用,才被丟棄至廚餘桶,又有多少是因為懶惰而進去的呢?

Barmetrix 的創辦人Sean Finter ,就發現他的酒吧浪費了14%的食物,這個基本上就跟這個行業的情況是相符的,以我自己本身在酒吧工作過一年的時間的經驗,在上班的時候浪費掉的冰塊,一旦品質不好,他是沒有機會變成飲用水的,又或者可以說是懶惰,它就會直接變成了水槽裡的堆積物;品質稍微欠佳的水果,就只能淪為垃圾的玩具,當下的我卻反覆做著這個無意識的反射動作,卻不知事情的嚴重性何在....



食材選擇及善用

想想我們為了喝到一杯最純粹的手打富士蘋果汁,需要從國外的農場到國外的機場再到台灣的機場再到果菜市場中盤商最終才會到達酒吧的果汁機中,一個想想簡單的蘋果汁製造的碳足跡,可以達到多少的數字;如果我們可以在當地的果菜市場中挑選「當季」、「當季」的水果及食材,那麼以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從農夫的手中到你的手上就已經比一顆蘋果還減少了更多的碳了吧!

進到酒吧後的處理方式我們可以選擇「root to tip」的方式,意思是指同一株植物的根、莖、葉、果實、種子,我們都可以重複利用到,而不是將他們放入垃圾桶內,我們將「鳳梨」來當作例子

鳳梨皮 → 鳳梨皮與粗硬的葉子看似無用,但當中含有多種酵素,其中包含了可分解油脂的酵素。天然的成份令人安心,又不會有污染環境的顧慮,不論是擦桌子拖地、打掃廚房黏手的油垢、洗碗,甚至是食材清洗都可以使用;再者也可以將他發酵後變成一種良好的肥料,省去化肥的開銷

鳳梨果肉 → 榨汁作為基底,製作雞尾酒。

鳳梨芯 → 低溫烘烤後製成果乾作為裝飾,或泡製烈酒提升果香。




「風味、永續、調酒」的平衡

在 EMO,我們相信生態不是一場口號,而是一種態度。我們想用一杯酒,讓人感受到地方風土的香氣;用一杯酒,提醒我們每一口都是土地的故事。

於是,我們決定與國王商圈裡的咖啡館的老闆阿之共同設計兩杯生態調酒——

一杯適合酒吧,一杯適合家中快速製作」

  1. 魚池琴蛙

「魚池琴蛙」是台灣於2025年發表的新特有種,過去與琉球琴蛙混淆,經過遺傳、型態、聲音三方驗證才正式確認為獨立物種。因分布面積極小且數量稀少,被列為極度瀕危。其獨特的築巢與繁殖行為,讓牠成為台灣生物多樣性中的珍稀象徵,也凸顯保育的重要性。


威脅類型

說明

天然災害

颱風、豪雨、土石流等

人為干擾

水泥化、踩踏、土地開發

棲地破壞

棲地極小,單一災害即可能導致滅絕

外來種入侵

如斑腿樹蛙可能威脅其生態位

保育措施

已制定《魚池琴蛙保育行動計畫》,包含垃圾清理、棲地改善、瀕危特展展示、長期監測、域外保育等


酒譜:

  1. 蘭姆酒 60ml

  2. 檸檬汁 15ml

  3. 糖漿     15ml

  4. 康普茶 60ml

  5. 椰子泡沫 

  6. 麵茶粉

創作理念

調酒上的泡沫靈感來自魚池琴蛙的繁殖行為,雄蛙在泥地築窩來保護卵孵化。

撒上的麵茶,是台灣漸漸被遺忘的味道。

喝下這杯酒前,請先 聞一聞,想一想——

如果我們再不行動,這些獨一無二的生命,還能存在多久?」 



  1. 台灣黑熊

臺灣黑熊是台灣唯一原生的熊類,也是亞洲黑熊七個亞種之一,棲息於中高海拔山林中,族群數量稀少,僅約200至600隻,已列為瀕臨絕種野生動物。胸前獨特的V字形白斑,使牠有「月熊」之稱。牠不只是一種熊,更是山林中的警示符號——提醒我們,棲地消失、干擾增加,正威脅著台灣最珍貴的山林守護者。


威脅項目

說明

棲地破壞

道路開發、森林砍伐、土地水泥化

非法陷阱

捕獸鋏、套索等非法設置仍是重大傷害來源

農業衝突

誤入果園、蜂場導致人熊衝突加劇

獵捕與走私

黑熊體部如熊膽、爪牙具中藥與紀念品價值,導致非法交易疑慮

天然威脅

病毒傳染、生育率低與族群孤立造成基因多樣性降低

資訊不透明

民眾對黑熊的誤解與恐懼亦影響保育行動支持度



酒譜:

仙草蘭姆酒 30-45ml 依照個人決定

將仙草丟入黑蘭姆酒中小火煮至小滾後關火靜置就完成了

蜂蜜 <10ml

葡萄汁 80-100ml

奶球

創作理念

這杯酒是為了「看見」而誕生。

我們對臺灣黑熊的印象,常來自報導裡的誤解與模糊資訊,導致對牠的恐懼與疏離。於是,我們用最簡單、最親切的方式──一杯人人在家都能完成的調酒,邀請你重新靠近牠。

 結尾

「下一次你在酒吧點酒時,會不會好奇那一片檸檬皮去了哪裡?

也許我們不需要完美的永續,而是一場從一杯酒開始的小小行動。」


 
 
 

Comments


© 2025 by E.M.O student team 

bottom of page